茶叶审评标准_茶叶审评标准表

茶叶审评标准_茶叶审评标准表

作者:雪酿花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7-17 04:09:15 / 阅读数量: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茶叶审评标准,以及茶叶审评标准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茶叶国标产品执行标准查询

1农产品基本信息描述茶叶GB/T38208-2019

2茶叶分类GB/T30766-2014

3茶叶化学分类方法GB/T35825-2018

4茶叶生产技术规范GB/Z26576-2011

5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18

6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14487-2017

7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18797-2012

8乌龙茶第9部分:白芽奇兰GB/T30357.9-2020

9台式乌龙茶GB/T39563-2020

10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GB/T39562-2020

11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GB/T35863-2018

茶叶审评标准_茶叶审评标准表

12乌龙茶第7部分:佛手GB/T30357.7-2017

13乌龙茶第6部分:单丛GB/T30357.6-2017

14乌龙茶第3部分:黄金桂GB/T30357.3-2015

15乌龙茶第4部分:水仙GB/T30357.4-2015

鲜茶叶如何区分等级质量

茶叶有等级的划分,一般可以从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划分。

1.条索: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2.嫩度: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

3.整碎: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

4.色泽: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分级标准

不同的茶叶等级分类办法也是不同的,茶叶的等级是根据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对茶叶的条索外形、色泽、整碎、净度、内质、香气、滋味醇厚度、汤色、叶底来分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茶叶的等级划分。茶叶的等级划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特级、1级、2级、3级....9级,特级:紧细、匀整、显毫、匀净、陈香浓郁、浓醇、红浓明亮、褐红细嫩;

1、一级:紧结肥嫩、匀整、较显毫、匀净、浓纯、浓醇、红浓明亮、褐红肥嫩;

2、二级:紧结较肥嫩、匀整、条匀较显毫匀净、浓纯浓醇、红浓、褐红柔嫩;

3、三级:条索紧结、匀整、尚显毫、匀净、浓纯、醇厚、红浓褐红尚亮;

4、四级:肥壮紧结、匀整、尚显毫、有嫩梗、浓纯、醇厚、红浓、褐红欠匀;

5、五级:条索紧实匀整、略显毫、匀净、纯正、醇和、深红、褐红欠匀;

6、六级:壮实、尚匀整、褐红、匀净、纯和醇和、深红、褐红欠匀;

7、七级:肥壮紧实、尚匀整、褐红、匀净、纯和醇和、深红、褐红欠匀;

8、八级:粗壮、尚匀整、褐红、匀净、纯和、醇和、深红、褐红欠匀、九级粗大尚紧实、尚匀整、褐红、有梗、纯和、平和、深红、褐红欠匀;

9、九级:粗大稍松、欠匀整、褐红稍花、有梗。

10、通常来讲,嫩度越好、含芽量越高的茶叶定级越高。

大家买茶选茶的标准是什么呢

根据我的朋友和客人买茶的习惯,总结如下。

最关键的就是价格预算和茶叶品质。在合适的价格范围内,选品质最高的茶叶。

自己喝或者送长辈更注重茶叶的内质、口感偏好、与体质相适应。送客户和领导外形与内质兼顾。外形一定要好,质量等级偏高。

性价比高最好,找到良知良能的商家购买很好。

品质判断:

1外形匀整,干净,润泽。

2汤色透明,不浑浊。

3香气好,馥郁,丰富,有层次感。

4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好,持久耐泡。

5叶底鲜亮,整齐,柔软有弹性。

其次原料上高山茶好,工艺上,手工茶好,茶园环境上,越生态越好。

主要就是这些。每个产区有各自的特色茶,一方茶养一方人,茶不在贵,在于合适。希望大家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茶叶。

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茶叶审评流程详解

茶叶审评基本流程:

取样—把盘(评外形)一扦样—称样—冲泡—沥茶汤一评汤色一嗅香气—尝滋味一评叶底一审评结果与判定。

一、取样

1、初制茶取样方法:1匀堆取样法:②就件取样法③随机取样法

上述各种方法均应将打取的原始样茶充分拌匀后,用分样器或对角四分法打取100g~200g二份作为审评用样,其中一份直接用于审评,另一份留存备用。

二、把盘

1、将代表性茶样放入评茶盘中,双手持样盘的边沿,运用手势作前后左右的回旋转动,使样匾里的茶叶均匀地按轻重、大小、长短、粗细等不同有次序地分布,然后把均匀分布在样匾里的毛茶通过反转顺转收拢集中成为馒头形,这样摇样匾的“筛”与“收”的动作,使毛茶分出上、中、下三个层次。

2、用目测、鼻嗅、手触等方法,通过翻动,调换位置,审评干茶香气、形状、嫩度、色泽、整碎、净度、含水量等。

3、用鼻嗅干茶的香气是否纯正,有无异杂味,香型。

4、目测其上、中、下段茶的情况和比例是否合理,外形形状是条形还是针形等,色泽是否有油润,还是枯暗,颜色是翠绿,嫩绿,或黄绿等,目测其外形的完整性,碎茶,末茶的比例,净度是否有非茶类的夹杂物。

5、手触茶叶,感受其的重实度,大概的含水量。

三、扦样

扦样就是扦取能充分代表该批茶品质,审评时所需的大概重量的茶样。

1、扦样时,要将茶样盘中的茶样用回旋法收到茶盘中,成馒头状,上、中、下段茶合理分布在馒头状中。

2、扦样时用三个手指,既姆指、食指、中指,由上到下抓起。

四、称样

称样就是称取能充分代表该批茶品质,审评该茶样时所需要的茶样重量。

将扦起的茶样缓慢放入称样盘中,同时眼观天平的重量变化,达到所需的重量立刻停止,一次性放够该茶样审评所需的克数。

五、温杯

在冲泡时一定要先温洗审评器具,温具目的是提升器具的温度和达到清洁器具作用,避免在冲泡过程中由于器具自身的温度太低降低审评杯中水温,达不到冲泡要求的水温,从而影响茶样的内质品质,清洁器具目的是清除残留在器具的气味少宝免残留的气味影响该茶的品质。

六、冲泡

1、将称取好的茶样放入事先温洗好的审评杯中,将烧开的沸水(100°℃)注入审评杯中,一次性注满,加盖,计时。

2、多杯不同茶类审评时,就以需要最长浸泡时间的茶类所需要的时间计时。

七、沥茶汤

1、熟练者可用单手操作,食指扣住杯把,中指配合食指夹住杯把,姆指按住杯盖的凸高点,将审评杯卧搁在审评碗上。

2、初学者可用双手操作,一手握住杯把,另一手手指按住杯盖的凸高点,将审评杯卧搁在审评碗上。

八、评汤色

评汤色就是利用人体的感受器官眼睛观看审评其茶汤的颜色种类与色度、明暗度和清浊度等。

茶叶查清的标准

GB/T23205-2008茶叶中448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23204-2008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3193-2008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21729-2008茶叶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23376-2009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3379-2009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5009.176-2003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5009.57-2003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你知道“茶叶感官审评”怎么理解吗

茶叶感官审评是审评员在规定的审评室内、利用规定的审评器具,通过自身的触觉、视觉、闻觉、味觉来审评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然后综合得分,判定茶叶的品质。也就是常说的五因子法。比如绿茶,通常按3G茶、150ML容量审评杯、冲泡5MIN的方式进行操作。

关于茶叶审评标准和茶叶审评标准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