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其色、香、味的变化一直备受茶友们的关注。很多人对于茶叶的色、味从何而来以及为何有的茶叶会有臭味等问题并不了解。就由我来为大家揭开这些谜团,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茶叶色变与味变的奥秘
我们来了解一下色变和味变分别是什么意思。
1. 香变:在茶叶发酵的过程中,轻微的发酵会产生菜香;轻发酵转化为花香;中发酵转化为果香;重发酵则转化为成熟果香。
2. 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时进行的。菜香阶段茶呈绿色,花香阶段茶呈金黄色,果香阶段茶呈橘黄色,熟果香阶段茶呈朱红色。
3. 味变:发酵越轻,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发酵越重,越远离本味,由加工产生的味道越重。
二、红茶的蜜香与香精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红茶会有蜜香味,是不是放了香精?
1. 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香会迅速变淡,泡至三四泡时茶香几乎没有了。但一般茶泡至七八泡还是会有优雅的香气,香气是缓慢变淡的。
2. 香精茶香味浓烈,甚至会刺鼻,干茶就会散发出很浓烈的香气。一般的茶有干香也是令人愉快的幽雅香气。
3. 在刚泡好的茶汤上盖一张纸巾,过几分钟后再来看,如果纸巾上浓香刺鼻,就是香精茶。
三、茶叶烘焙的重要性
烘焙茶叶即是视茶叶的水分、果胶质、重量,透过烘焙器具的风、火、时间的互动关系,寻找并掌控酶促反应到所需要的涩、香、味。
烘焙的主要目的在于,当发酵达到所欲程度时,用高温毁灭酵素,并除去水分,以停止发酵的进行。叶中物质因受熟而起变化,遂发出干茶所特有之麦芽的气味。
未经烘焙与烘干后的发酵叶,泡出的茶汤有明显之差别,前者青而生,后者变为成熟。烘焙时茶叶中必发生某种化学变化,此种变化为成茶所必需。适当的烘焙情况为制造良茶之要件,故茶叶所受之实际温度殊为重要。
烘焙前要对茶的整体结构需要有相当程度的判别与评定能力,透过识茶的步骤,对茶的主体结构的认知将更加慎密,才能有助烘焙前的规划能力。
四、茶叶泡时间久了为什么茶水颜色变深
茶叶泡时间久了,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会自动氧化,导致茶水颜色变深。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P、氨基酸等因氧化而减少,使茶汤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由于茶汤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数量较多,很不卫生。
1. 绿茶: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
2. 红茶:先用热水烫杯,再沸水冲泡。
五、茶叶陈香的意义
关于陈香,有的茶友认为是那种类似老木房子散发的陈旧的味道;有的茶友认为是一种类似生土的气味,有的茶友认为是一种低沉内敛的气味……其原因就是上面所说,茶叶的陈香不是一种单一的香气,而是茶叶经过存储转化而来的多种令人愉悦的香气的综合统称。
从茶叶越陈越香来看,在正确合理的存储前提下,茶叶陈期越长其综合品质提升越多。而陈香作为茶叶综合品质特征之一,能够称之为香气,其必然是能够让人愉悦的气味。
不是所有茶叶都是需要时间转化的,这点得注意。
六、茶叶为什么不能晒太阳
不能!也许有那些鼓吹饼砖沱神茶的会出来反驳,他们是可以晒的。茶叶不离其中的是食品安全,避光防氧化,防受潮防变质,这些储存方式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所以才会有加工时候对含水量的要求,含水量太高,茶叶容易变软受潮返青,这是工艺不达标的表现,是不合格的茶叶,并不是晒一晒就行的。
就是关于茶叶色、味变化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探索顶级茶叶:揭秘最贵茶叶的价格之谜与独特魅力
2025-07-31 01:37:50茶叶放鞋子_茶叶放鞋子里
2025-07-25 01:21:00茶叶蛋制作攻略:历史、技巧与游戏挑战
2025-07-22 02:23:19茶叶沙漠绿洲,为什么是茶叶爱好者的新宠?
2025-07-21 00:32:20茶叶到底有没有好处,茶叶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吗
2025-07-15 02: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