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其中茶树茶芽瘿蚊便是其中一种。本文将详细介绍茶树茶芽瘿蚊的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方法。
一、茶树茶芽瘿蚊的分布与为害特点
茶树茶芽瘿蚊,学名Contarinia sp,隶属于双翅目瘿蚊科。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茶区,尤其在山区或近山区发生较多。该虫害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及茶叶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二、形态特征
茶树茶芽瘿蚊的雌成蚊体长2.5-3mm,翅展4-4.8mm,体黄褐色,被有黑褐色细毛。头扁圆形,复眼黑色,触角14节,胸背隆起,背板黑褐色发达,翅黄褐色,翅面上具不规则近黑褐色斑驳5-6个。雄蚊体长2.2mm,黑色,触角14节,翅面无斑纹,色较深。卵长0.12mm左右,长椭圆形。幼虫共3龄,三龄虫体长2-3.2mm,长纺锤形,黄白色,老熟后变黄。蛹长2-2.5mm,长圆形,乳白色至黄褐色。
三、生活习性
茶树茶芽瘿蚊在广东地区年生3代,以幼虫在瘿苞内或土中越冬。各代成虫羽化盛期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一5月上旬、7月中旬和9月下旬。各代瘿苞出现盛期分别在5月下旬一6月上旬、7月下旬一8月中旬、10月上旬一10月中旬。成虫日伏夜出,飞翔力不强,有趋光性,羽化的当天就可交尾,把卵产在桑树刚萌动的幼芽上,每雌常产卵60一80粒。成虫寿命1一6天。初孵幼虫在产卵芽中为害,取食生长点,致受害芽形成瘿苞,不转移,老熟后从瘦苞基部向外爬,弹跳入土,在土中结茧化蛹进行休眠。
四、防治方法
1. 摘除瘿苞:在幼虫发生期间采茶时,注意摘除瘿苞,集中烧毁,可减轻下一代为害。
2. 撒施农药:在幼虫出苞后进入土中阶段于茶丛下撒施5%辛硫磷颗粒剂或2.5%敌百虫粉剂2-3kg,也可制成毒土撒在表土层毒死入土幼虫。
3. 喷洒农药:在成虫出土盛期于茶丛下层或土表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00一1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
茶树茶芽瘿蚊作为一种常见的病虫害,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及茶叶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了解其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有助于茶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虫害损失。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简述不同茶类的储藏方法(茶叶的保存方法)
2025-08-16 02:33:57手工茶叶的炒制方法「手工茶叶的炒制方法视频」
2025-08-13 04:06:22揭秘茉莉茶王:探寻古茶树奥秘与传奇故事
2025-08-02 02:59:46临沧区茶叶(临沧茶特点)
2025-07-08 01:48:11茶叶浓郁还是茶芽-茶叶浓郁还是茶芽浓厚
2025-06-25 05: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