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作为一种古老的生物化学过程,不仅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酸奶到酒,从醋到茶叶,发酵现象无处不在。发酵究竟是什么?它与微生物发酵有何不同?以下,我们将对发酵这一概念进行深入探讨。
1. 发酵的定义
发酵,顾名思义,是指生物对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这一过程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但直到近200年,人们才对其本质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最初,发酵一词用来描述酵母作用于果汁或麦芽提取物时的现象。不同行业对发酵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发酵是有机物被生物氧化降解为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而在工业领域,发酵则泛指所有依赖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工业生产,如啤酒酿造和味精生产。值得注意的是,发酵一词常与制作馒头、面包、腌制咸菜、制作腐乳或食物酸败霉变联系在一起。
2. 食品发酵
食品发酵,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这类食品包括酸奶、奶酪、发酵酒、泡菜、酱油、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食品中的发酵是将原料降解成氧化产物。酵母、曲霉、乳酸菌、醋酸杆菌、黄色短杆菌、棒状杆菌等是最常用的微生物。由这些微生物制成的食物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 酒精饮料:如蒸馏酒、黄酒、果酒、啤酒等。
2. 乳制品:如酸奶、酸奶油、马奶酒、奶酪等。
3. 豆制品:如豆腐、豆豉、纳豆等。
4. 发酵蔬菜:如泡菜、酸菜等。
5. 调味品:如醋、黄酱、酱油、甜味剂、增味剂、味精等。
3. 茶叶的发酵与生物氧化
茶叶的发酵程度是人们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标准。这里的“发酵”一词,与微生物发酵有着本质的区别。
茶叶的发酵,实质上是生物氧化过程。通过控制生物氧化,茶叶的绿叶可以被加工成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这一过程更像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或许应该称之为生物氧化。
在茶细胞中,儿茶素存在于细胞液中,而氧化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中。为了促进儿茶素的氧化,需要破坏细胞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发酵茶需要揉捻。
根据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茶叶的发酵可以分为全发酵、半发酵和轻度发酵。在红茶中,多酚类物质被高度氧化,这就是所谓的充分发酵。而在乌龙茶中,多酚氧化程度约为一半,称为半发酵。
在红茶加工中,发酵的目的是氧化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叶子的颜色从绿色变成铜红色,形成了红茶独特的颜色。茶叶细胞膜受损后,液泡中的多酚、氨基酸等物质逐渐被氧化。由于儿茶素的氧化作用,使茶叶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作用,形成了红茶独特的色泽、风味和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茶叶品种繁多,加工工艺方法多姿多彩,品质形成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在一些茶叶的制作和品质形成过程中,除了上述自身酶促反应的生物氧化意义上的发酵外,微生物也会参与一些环节。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除了酶的作用,微生物也有参与。主要微生物有黑曲霉、米曲霉、棒曲霉、灰曲霉、根霉、乳酸菌和酵母菌。微生物也参与了湖南红茶的发酵过程。
有必要区分涉及微生物的发酵和生物氧化意义上的发酵。否则,概念上的模糊容易导致对茶叶品质形成机理的误解。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中国茶的起源与历史_茶叶的来历
2025-08-23 03:19:27茶叶制作的简单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2025-08-22 01:00:29茶叶客户群体(中高端茶叶消费群体)
2025-08-21 01:59:51简述不同茶类的储藏方法(茶叶的保存方法)
2025-08-16 02:33:57手工茶叶的炒制方法「手工茶叶的炒制方法视频」
2025-08-13 0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