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托进化史之六色茶多彩瓷

茶托进化史之六色茶多彩瓷

作者:雪酿花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8-24 00:53:42 / 阅读数量:0

1391年9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谕旨,要求今后罢造团茶,改贡散茶。这道谕旨宣告了团茶时代的终结,亦为中国六大茶类格局的形成及泡饮法的大行其道开辟了先路。

朱元璋此举得到了后世的充分肯定。沈德符曾盛赞道: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散茶的勃兴,有力地推动了制茶技术的革新与饮茶方式的变革。至清中期,绿、白、黄、青、黑、红六大茶类已初具雏形,且在中国各宜茶地区,涌现了大量的名茶。与散茶相适应的是以壶、盏(杯)、盖碗等茶器为主的瀹泡法,让保持着自然形态的芽茶、叶茶,在水的冲泡下,轻盈地绽放。

盏(杯)托,或与盏(杯)配套,或是作为不落地盖碗的一部分,除了最原始的稳固作用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承担着装饰衬托饮茶器的功能。元代青花瓷的滥觞,吹响了明清彩瓷的前奏。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素三彩如一抹抹绮丽的彩霞飞上了盏托,灿烂缤纷,闪耀着帝国末世的回光。

五色纷披

创烧于宣德年间的五彩瓷,与斗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五彩比斗彩来得更加华丽浓艳。五彩不仅有釉下青花与釉上诸彩的完美结合,亦有釉上诸彩的自由表达,前者称为青花五彩,后者称为釉上五彩。

明代五彩盏托,大多是青花五彩,宣德青花五彩人物纹盏托便是其中的代表。从外观上看,它与水盂很相似,中心有一突起的托圈,二者组成一个同心圆。器身上,综合运用了青花、鲜红、娇黄、草绿、黑等色彩描绘出一幅婴童嬉戏的活泼场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花草、树石、阑干、器物到人物的衣着,设色大胆活泼,却不突兀,而人物表情和动作的刻画,线条虽有些生涩粗糙,但不失生动形象。

茶托进化史之六色茶多彩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