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古代贵重的茶叶,许多朋友都还不太了解。我将为大家分享关于古代茶叶的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国古代对茶的称谓
在唐代以前,茶的称呼有很多,如荼、荈、槚、蔎、诧、茗、葭、葭萌等。“茶”字使用最多,但当时“荼”是一个多义字。后来,为了区分苦菜和茶,将指茶的“荼”字加一个木字旁,因此就有了“茶”字。在唐代以前,茶和“茗”是茶的常用文字称呼,读音一般仍读茶(cha)音。
茶文字的规范,自隋代一本字典性质的书《广韵》开始,它同时收有茶、茶字,并说明“茶”是荼的俗称。唐代开元年间官修《开元文字音义》中就正式收入了茶字,专指茶树和茶叶。到陆羽写《茶经》时,就只用《茶》字,而不用荼了。
“茗”字在很多古书中,有的是指茶的嫩芽,有的把它指作晚采的茶,即“早采者称茶,晚采者称茗”。但现代语言中,往往将茗作为茶的雅称,似乎“品茗”比“饮茶”更雅致些。
二、古代人对茶的说法
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
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不少人认定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
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以下几种说法:
1. 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
2. 四川说:认为四川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
3. 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
4. 川东鄂西说:认为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即今川东鄂西。
5. 江浙说:认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
关于饮茶发源的时间,有以下几种说法:
1. 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2. 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3. 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
三、我国古代,对茶的称谓
茶的别称、流变陆羽《茶经》提到的茶,还有称槚、茗、南方嘉木。据其他古籍中的记载,还有皋芦、瓜芦、水厄、过罗、物罗、选、姹、葭荼、苦荼、酷奴等称呼。茶的雅号:宋苏易简《文房四谱》拟人化的最仔细:“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为茶也”。
四、古代最奢侈聘礼清单
1. 龙凤呈祥珐琅盘一套以及名人字画。
2. 古代的各类糕饼、鸡鸭鱼肉、甚至还有府邸良田。
3. 皇室的聘礼,一般会用十里红妆来形容,表示送的东西非常多。
4. 聘金,就是我们现代的彩礼。
5. 三牲,两对鸡,两雄两雌,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
6. 椰子,即有爷(椰)有子的意思。
7. 四京果,龙眼干、荔枝干、合桃干和连壳花生。
8. 四色糖,冰糖、桔饼、冬瓜糖和金茦。
9. 茶叶、芝麻,因为种植茶叶必须用种子,故以茶叶作礼品。
10. 帖盒(礼金盒),盒子里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榔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红豆绳、利是、聘金、饰金、龙凤烛、一幅对联。
11. 香炮镯金,香(无骨透脚青),炮(大鞭炮和大火炮),镯(龙凤成对喜镯)。
12. 斗二米,男方准备十二斤糯米、三斤二两砂糖,给女方做汤圆用的。
五、古代饭店里一般用什么茶
古代饭店里一般使用绿茶。这是因为绿茶在古代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功效,适合用来搭配饭菜。古代饭店使用绿茶的传统延续至今,而且绿茶也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茶叶,因此在现代饭店中仍然可以看到绿茶的身影。
六、中茶印级与号级的区别
1. 号级茶:是普洱茶中的精品,而且是市场上留存棘手的一种珍贵茶叶,它具有特别高的收藏价值。据说从清朝光绪年间到1950年,生产的普洱茶都是以私人商号生产的普洱茶为主,这些普洱茶都是按照当时各商号的名称来命名的,所以它被人们称为号级茶。
2. 印级茶:出现的时间比号级茶要晚一些,这种茶主要出产在1950年初到1980年初,这个时期出产的普洱茶归中国茶叶公司统一管理,而且出产的普洱茶都有中茶的商标茶印,所以它们被称为印级茶。
茶叶包装上的印记不同,是号级茶和印级茶最重要的区别。号级茶外包装上残留的印记是古代商号的名字,而印级茶表面的印迹则是中茶的茶叶商标。这是人们可以用眼看到的不同。不过号级茶已经十分稀有,很难在市场上看到真品。
号级茶和印级茶在口感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前者存在的时间比较长,经过了漫长的年代保存这种茶的陈香味比较浓,冲泡以后的茶汤滋味醇厚,而且饱满度特别高,而印级茶虽然也不错,但香味与滋味与号级茶相比都要略差一些。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手工茶叶的炒制方法「手工茶叶的炒制方法视频」
2025-08-13 04:06:22探索顶级茶叶:揭秘最贵茶叶的价格之谜与独特魅力
2025-07-31 01:37:50茶叶放鞋子_茶叶放鞋子里
2025-07-25 01:21:00茶叶蛋制作攻略:历史、技巧与游戏挑战
2025-07-22 02:23:19茶叶沙漠绿洲,为什么是茶叶爱好者的新宠?
2025-07-21 00: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