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不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更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的生态条件,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产茶历史悠久。在这样的背景下,茶叶科技研究成为推动茶叶生产发展的关键。而采茶机的研发,则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采茶机的研发历程
1959年,云南省茶叶研究所与省农机所、凤庆县合作,共同组成了采茶机课题组。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采茶机研发的起点。同年,课题组成功完成了采茶机的设计方案,并于1960年试制了四种不同形式和结构的采茶机,分别为点茶601、602、603、604。经过试用,滇茶601和604的效果良好,尤其是601,作为小型双手采茶机,其操作简便,受到了茶叶采摘工的欢迎。滇604的采茶工甚至参加了1960年8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采茶工评比,其龙井茶品质评分高达84.1%。
技术突破与效率提升
进入20世纪70年代,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开始着手研制切割采茶机。1971年,手摇旋切式叶片采茶机和手摇往复式叶片采茶机成功试制,初步取得了成效。随后,对几种采茶机进行了采茶对比试验,最终选定手摇切割采茶机作为主要改进对象。
1973年至1978年,“手摇采茶机的研制”被列为省科委课题,其重点在于提高效率、减少破损、降低劳动强度。1975年8月,在全国采茶工大会上,手切采茶工正式开始工作。其芽叶完好率达到了56%,比其他同类机器高6-15.4%,这一成果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
漆采茶机的研制与改进
1978年至1984年,省茶叶研究所又开展了“漆采茶机的研制”课题。在这一阶段,课题组试制了样机,并成立了机械采摘组。结合生产实际,复耕了1公顷机械采摘茶园,对漆采茶机在茶叶采摘效率、品质、产量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测定。针对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逐年进行了改进。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随着操作技术的熟练和茶园管理的加强,拉枝采茶机在茶园修剪机的配合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效率和采叶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从1959年的采茶机课题组成立,到1978年至1984年漆采茶机的研制与改进,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在采茶机研发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不仅提高了茶叶采摘的效率,减轻了采摘工的劳动强度,也为我国茶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采茶机技术将会更加完善,为我国茶叶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揭秘茉莉茶王:探寻古茶树奥秘与传奇故事
2025-08-02 02:59:46茉莉花普洱茶的作用和功效,云南茉莉普洱茶
2025-07-05 00:47:54云南临沧茶叶特色与名茶排行榜
2025-06-13 04:37:14哪里产的玫瑰花茶最好(云南玫瑰花茶哪种好)
2025-06-09 04:22:27茶树修剪后如何科学管理
2025-05-18 2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