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茶叶传到日本的典故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日本企业故事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赵州茶的禅宗典故的意思
1、唐代僧人从谂禅师(778~897)住赵州观音院(今石家庄赵县柏林禅寺),人称“赵州古佛”。史载:有僧到赵州参拜从谂。师问二新道:“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何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问:“吃茶去!”
2、从谂禅师这三声颇有回味的“吃茶去”被世人看成是“赵州禅关”,并成为禅林以及茶文化一大著名典故。因茶能清心,在“人我同心,心我同体”的气氛之中,易于进入禅茶的真实境界,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明心见性。由于其高深的理念和深刻的意境,对中国茶道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而“吃茶去”作为禅的“悟道”方式,构成了“茶禅一味”的至高智慧境界。
3、不论是中国茶道,还是从中国传续过去的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其思想背景皆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皆为“禅”。茶道是从禅宗而来,同时也以禅宗为依归。有学者研究表明:佛教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化进程,出现重大变化,产生最重要的流派——禅宗。禅宗强调“顿悟”,它以通过寺庙茶事活动,追求“清、寂、和、敬”的思想禅境,形成了“茶禅一味”的宗教茶文化。
4、“吃茶去”成为禅林法语,更重要的是创造了饮茶意境,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所谓“智者悟禅,清茶一杯”“欲问禅,想想茶”“茶道至深,即可通禅”等正是“吃茶去”精神理念的真实体现。茶是客观物质的,但物质可以变为精神,从看得见、闻得到、品得出的色、香、味,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清静”,正是茶道之灵魂。因而有人认为,赵州茶是“禅茶一味”肇始标志。赵州茶的出现标志着佛教“禅宗茶道”的正式形成,也为“大唐茶道”及“中国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大凡世上对“吃茶去”或“茶禅一味”崇尚者,无论是日、韩茶道组织,还是国内外茶文化机构,均以拜祭赵州古佛而自豪。只因有了“吃茶去”,才使禅学理念融入了生活;也因有了“吃茶去”,才使茶文化有了更广泛的文化内涵。
6、换言之,由于“吃茶去”加深了茶文化的内涵而走向大众化,故而“吃茶去”超越了宗教、政治和思想,只管滋养人类的生命。于是,许多茶人把“吃茶去”当作是一种享受和乐趣;许多国际茶会谈论着“吃茶去”;许多国内外茶社的四壁翰墨飘香着“吃茶去”;许多茶人的名片上印上了大小不等的“吃茶去”作为励志目标;许多国内外书画名家纷纷挥墨着“吃茶去”条幅作赠礼;许多诗人的思绪跟随着“吃茶去”突然涌动起无数诗篇……其影响、其效应、其知名度已不亚于同处一地的“天下第一桥”赵州桥。
二、中国的茶叶什么时候传到国外的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唐代以前,中国生产的茶叶便通过陆路及海运的方式远销各地。首先到达了日本和韩国,然后传到印度和中亚地区。在明清时期,又传到了阿拉伯增岛。在17世纪初期,中国茶叶又远销至欧洲各国,很多上层社会的贵族、绅士都养成了喝茶的习惯。中国的共和中国的丝绸及磁器一样,已经成为了中国在全世界的代名词。
三、一片茶叶的故事
它本是一片树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它被当做一味解毒的药方。几千年前,它经由中国人的双手,变为一道可口的饮品。它步入了唐朝诗人的殿堂,它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它藏进僧侣的行囊,与佛法一起东渡日本,并在那里上升为一种生活的信仰。它登上大航海时代的货船,与瓷器、丝绸一道,满足着欧洲人对东方古国的想象。它丰富了英国文化中最精致优雅的礼仪,并跟随日不落帝国的脚步在世界各地生根。它走过漫长的旅程,生命历经枯萎、重生、绽放,或许只是为了提醒匆忙行走的人们,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也可以感受到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
四、七夕茶典故
1、七夕茶,又称七姐茶或七巧茶,是我国的传统茶饮。七夕茶起源于古代对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传说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相会,因此七夕茶也被视为求缘和表达爱意的象征。
2、在七夕前,采摘一些新鲜的嫩叶,或将existing的茶叶晒干,以便在七夕饮用。
3、在七夕当天,将采摘的嫩叶和茶叶煮沸,倒入杯中,欣赏其颜色和香气。
4、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时,会喝一种叫做“七姐茶”的茶,因此七夕茶也是象征着爱情的茶饮。
5、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七夕茶起源于古代的传说,但现代社会中,七夕茶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很多人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品尝七夕茶,祈求爱情美满。
五、中国茶传播到荷兰的时间和方式
中国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人工培植茶的国家。先秦时期,巴蜀人就开始饮茶,随后饮茶的习惯流传到相邻的地区。到了三国两晋时期,饮茶已经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之后推广到全国各阶层。
南北朝时,中国茶叶随丝绸、瓷器传到土耳其;唐代时,中国茶种传入了日本和新罗。中国茶传入欧洲则在新航路开辟以后。1545年前后,意大利人赖麦锡的《航海记集成》中提到了中国的茶,这是欧洲最早的有关茶的文献记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从爪哇来澳门贩运茶叶,并于1610年转运至欧洲,成为西方人来东方运载茶叶的开始,从此,中国茶开始占领欧洲人的食谱。
新航路开辟之后,全球商品交流迅速发展,三大无酒精饮料类商品先后进入欧洲:1528年,西班牙人将可可输入到欧洲,荷兰人1610于年将茶输入到欧洲,1615年,威尼斯商人将咖啡输入欧洲。
在所有饮品中,茶可谓真·妇女之友。首先酒精会使人昏昏沉沉,举止粗鲁,没有什么比酗酒的丈夫更让女性烦恼的了。而作为酒的替代品,茶却能提神醒脑,又不失文雅。在下午四、五点钟沏茶配上点心,和朋友们喝茶聊天——即茶话会/下午茶,本身就是贵妇的发明。而茶馆和茶园更为女性提供了家庭以外的社交场所。
无论酒馆还是咖啡馆,都是男人们消遣的地方,良家妇女不能去。但单身女子可以去茶馆会晤朋友,不会损伤名誉。到18世纪时,单是伦敦就有2000个茶馆,还有很多的茶园,泰晤士河上的伏克斯霍尔茶园就是典型代表。
茶园集英式园林、球场、茶室、音乐厅于一体,男女都可以去散步、喝茶、聊天,也可以在茶园举办音乐会和舞会,是那个时代上流社会喜欢的会所。
一开始,茶叶是作为药物放在药店里出售的,主要用来治疗痛风、积食等富贵病。一开始欧洲的学者、医生、教士就饮茶是否有益这个问题争论不休。1625-1657年,整个荷兰还掀起了一场“饮茶大辩论”。最后因为法国大主教对茶叶的疗效背书,才结束了这场争论。不过参照欧洲长期以来的医疗水平,茶叶当然是比其它治疗方法(放血、切除不相干的器官什么的)要靠谱得多。
自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茶叶贸易,就开始实行价格垄断,茶价奇高。其实中国买到欧洲的茶叶价格也算公道,但政府课以重税,商家再随意加价,把茶叶变成一种非常昂贵的饮品。同一个时期当时阿姆斯特丹每磅茶叶售价3先令4便士,而伦敦则高达2英镑18先令4便士。于是私运盛行,大量私茶由外轮运抵英国南岸。国内实际饮用量和官方统计的进口量差别非常。议会决定废除茶税。经过一个窗口期,英国的茶税从190%降到12.5%。此后英国茶叶正式进口量激增,饮茶人口和国家收入也大大增加。于是,17世纪初上流社会的奢享,在18世纪中期变成几乎所有英国家庭早餐的平民饮料。
中国茶对外的传播,海路和陆路并行。陆路沿丝铜之路向中亚、西亚、北亚、东欧传播;海路向阿拉伯、西欧、北欧传播。
从唐代开始,陆上的古丝绸之路同时也是茶之路。茶叶先从产茶地向长安集中,然后以新疆地区为中转站,经天山南北路通往东欧。而明、清时还开辟了一条经蒙古高原到达俄罗斯的茶叶之路。
海路则始于明清之际,从江西、浙江、福建茶区出发经宁波港、泉州港、广州港直接运往欧洲或先输往南洋诸国,再经马来半岛、印度半岛、地中海走向欧洲各国。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从爪哇来澳门贩运茶叶,并于1610年转运至欧洲,从此,中国茶叶正式进军欧洲,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从中国茶开始销往欧洲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而茶叶出口最重要组成部分。直到18世纪末,英国工业大发展,向中国输出工业品,加上从印度转口的棉花以及鸦片,也才刚刚达到贸易平衡的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和中国做生意的欧洲各国居然可以忍受贸易逆差?因为倒卖中国商品到其它国家的转口贸易所带来的利润超过了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1651-1652年度,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始举行茶叶拍卖活动,每年输入该掉的茶叶达4000万磅以上,转口数量很大,约占输入的35-50%,1758年荷兰茶叶贸易的利润率竟达到196%。1711年至1810年间,英国政府光是从茶叶上面就收到了7700万英镑的税,有记载1784年英国的茶税是190%。这么高的税也抵不过英国人民喝茶的热情。1793年,英国政府一年的茶税收入是60万英镑,到了1833年这个数字翻了五倍半,变成了330万英镑。
六、日本花茶的起源和故事
1、茶原产于中国,日本茶文化源自中国的茶文化。在7世纪之前,日本人是不喝茶的。
2、中国唐代,国运兴旺、万国来朝,其中不乏日本留学僧,他们对日本茶文化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们数十年留居中国,习惯了唐朝丰裕的文化和生活,回国后难耐日本饮食,特别是斋饮的粗糙。而远道带回的茶在中国即是文人雅士的风流之物,也是出家山林的僧人们的清净之物。于是,以其来自中国士大夫圈子的高雅脱俗,成为寺院斋饭的点睛精品和敬献权贵的珍品。
3、可以说日本茶文化起源于僧侣及社会上层对唐风文化的崇拜和无条件的吸附,初始是贵族们趋附的风流雅事。日本茶道兴起之初的“寺院茶”、“书院茶”,都还没有脱离仿效唐风的影子,单中国士大夫们一言难尽的心志却很难在日本说的清楚、找倒知音,日本毕竟不是中国,谴唐史们毕竟不可能进入中国只是分子们深层的精神生活。
4、中国唐代的改变曾一度中断了日本学者僧人的来访,而这期间,从中国唐朝带去的种种文化都依存着日本人独自的理解得到了发展,成为地地道道的日本文化,其中就有日本茶文化。
关于茶叶传到日本的典故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叶制作的简单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2025-08-22 01:00:29茶叶客户群体(中高端茶叶消费群体)
2025-08-21 01:59:51简述不同茶类的储藏方法(茶叶的保存方法)
2025-08-16 02:33:57手工茶叶的炒制方法「手工茶叶的炒制方法视频」
2025-08-13 04:06:22探索顶级茶叶:揭秘最贵茶叶的价格之谜与独特魅力
2025-07-31 01: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