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套的饮水器具,明清时一直流行到现在,“盖碗”。
随着唐代饮茶专用茶杯逐渐普及,发明了杯架,宋元时期随之而来。明清以来,用一个杯盖,形成杯盖、杯盖、碟盖三合一的茶杯。用茶灯、茶灯盖、茶灯座三合一盖碗(盛茶灯的小碟子)饮用有四大好处:
第一,茶灯比茶碗小,上下小,注水方便,茶叶容易沉底。加水时,茶叶翻滚,很容易做成茶汁;
二是上面有凸起的茶盖,盖的边缘比杯口小,不易滑落,方便凝聚茶香,还可以用来挡茶沫,喝茶时茶沫不沾唇;
第三,有了茶托,就不会烫了,还能防止茶杯溢出的水弄湿衣服。所以在客人来敬茶的礼仪中,盖上茶碗敬客人更显恭敬;
第四,碗作为饮用器具,保温性更好。
第五,盖碗泡茶,可以充分发挥茶香。
01
茶托
关于詹托的发明,还有一种说法:宝应年间,有一位姓崔的官员,喜欢喝茶,他的女儿也有同样的嗜好,而且异常聪明。因为茶杯里装的是茶汤,喝茶的时候很烫,不方便,所以女儿想出了一个办法,拿一个小碟子放在茶杯下面。但是我正要喝的时候,杯子滑掉了,于是我又想了一个办法,用蜡在碟子里做了一个茶杯大小的圆环,用来固定碟杯,这样喝茶的时候,茶杯既不会倒,也不会烫。后来,画家们制作漆器制品,称为“灯座”。这种一灯一盘的茶灯,不仅实用,还增加了茶灯的装饰效果,给人一种庄重感,所以代代相传。
宋代灯座的使用相当普遍,且多为漆器制品。后来到了明代,它被印在茶灯上,既增加了茶灯的保温性,使其能更好地把茶叶中的茶汁泡出来,又增加了茶灯的清洁度,可以防止灰尘的入侵。喝的时候,一手拿着灯,一手拿着壶盖,用茶盖拂去浮在茶汤表面的茶叶,增添了一种喝茶的味道。
2.盖碗泡茶的好处。
中国人喝茶讲究喝热茶,这样可以健脾,提神,清心。盖上一碗茶,可以说是饮茶艺术的实际应用,这种茶碗有大有小,放在碗里不容易滑下来,下面还有茶船,避免烫手。
人可以左手拿起茶船,重心稳定,不用揭开盖子就可以从茶碗和茶盖的缝隙中啜饮茶水,盖子可以盖住茶叶,避免壶堵杯吐的烦恼。右手空闲,可以用茶盖在水面上刮。这叫把整碗茶倒过来。轻刮很科学,重刮就厚了。
“盖碗”泡茶的由来
用碗泡茶的方法是一种节约时间的喝茶方法。没什么特别的。单次和短期使用的简单茶具。它与茶壶不同的第一个优点是,盖碗泡茶要花很多时间。再加上盖碗适合保温,所以后来风靡全球。
02
盖口
盖碗可以控制盖口大小,最快时间沥干茶汤,叶底一目了然。它不添加任何东西,也不隐藏任何东西。这些都是盖碗的好处。紫砂用好了,真的可以出神入化,但你必须熟悉每把壶的壶性。一个壶只能泡一种茶,甚至只能泡一种茶,太局限了。几块钱就能买到便宜的盖碗。而是一种粘性物质
其中,中国的茶具有二十五种,按《喝茶》“四篇”。一般可分为碗、灯、壶、杯等。什么样的茶具是最好的选择,要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审美观念,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从方便和适用的角度出发,各取所需。
但从休闲鉴赏和品茶的角度来看,就大不相同了。杯状茶具呈直筒状,泡在杯中的嫩叶嫩芽都是用开水冲泡的。你怎么能享受茶呢?只能当“牛饮”。北方盛行的茶壶温热易凉,香气容易散失。了解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茶特别讲究“观色、闻香、品鉴、观形”。
用杯、壶泡茶,不利于观察色泽、形状,也不利于调节茶汤的浓淡。另外,茶叶如果泡久了,质量会下降,颜色会失去。
盖碗饮茶综述
无论从茶的口感,还是从保健的角度来说,茶杯和茶壶的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这套带碗盖的茶具,有碗、盖、舟,造型独特,制作精美。茶碗有大有小,盖子能装进碗中,茶船作为底部支撑。
喝茶的时候盖子不容易滑下来,茶船也很难照顾到手。而且,重心只有拿着茶船才能稳定。喝茶时,盖子不需要揭开,只需对折即可。茶叶不进,茶汤能慢慢倒出来。很惬意,避免了堵杯呕吐的麻烦。如果茶汤比较浓,可以在水面上轻轻刮一下茶盖,把整碗茶倒过来。太棒了。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