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叶种植领域,茶园管理是确保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深入探讨茶园管理的必要性、夏季修剪后的管理技术、茶园管理类型、一亩茶园商业模式、土地的合理运用以及茶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茶园管理的必要性
种植业的管理,是对所种植的农作物通过浇灌、施肥、喷药、修剪等技术操作手段,使农作物按照一定的目标要求茁壮生长,达到人们所需效果和目的。作为茶园,更需要精细化管理,才能生产出优质的茶叶产品。主要管理措施包括除草、浇灌、施肥、喷洒农药、修剪等,为茶园创造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加单位茶叶产量,提高茶叶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二、茶树夏季修剪后的管理技术
茶树经过连续采摘,体内的大量营养物质被消耗,时逢夏季高温,土壤板结,杂草丛生,且地力下降,虫害较多,影响正常生长。夏季茶园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恢复茶树生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夏秋茶优质高产。
1. 除草松土:防止草荒是夏季茶园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般在树冠滴水线内为10厘米,在滴水线外为20厘米,并挖掉石块、杂草和草蔸,打碎土块,疏松土壤,使其通气、透水,提高积蓄和供给水肥的能力,加速土壤熟化,形成松软肥沃的耕作层,促进茶树早生快发,提高夏秋茶的产量。
2. 追施夏肥:春茶采摘以后,树体营养物质大量消耗,新梢停止生长,而根系生长加强,因此要及时施肥补充树体养分。一般从茶园采收100公斤干茶,应补偿10公斤纯氮,才能维持土壤原有肥力水平。
3. 修剪树冠:投产茶园的茶树修剪,一般只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两种。深修剪主要用于树冠分枝过于密集,并出现鸡爪枝和回枯枝,对夹叶大量发生,茶叶产量明显下降的茶树。深修剪的深度是剪除树冠面上10-15厘米的枝条。深修剪对当年产量有一定影响;一般在茶树开始出现衰老后,隔5-7年进行一次。轻修剪是剪去树冠面上突出的枝条,一般剪去3-5厘米左右,修剪时期应抓紧在5月下旬以前进行。
4. 防治病虫:夏季茶园重点是防治茶饼病和茶芽枯病,虫害的重点是茶毛虫和茶尺蠖。茶饼病主要危害新梢和嫩叶,病斑在叶的正面凹陷,背面呈馒头状突起,并产生灰白色粉末状孢子。
三、茶园管理类型
1. 荒野白茶:指的是种植在荒郊野外,人迹罕至的地方的白茶。这些白茶,常年无人搭理,生长全靠顽强的生命力。
2. 抛荒白茶:指的是原来有人看管搭理,后来因某些原因被荒废。种植地毗邻人类活动地,与台地白茶相邻。
3. 台地白茶:指的是有人专门看管的茶园,定期修剪、除草等,是白茶界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
四、一亩茶园商业模式
1. 商业模式概述:一亩茶园是一种以茶叶种植和销售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商业模式。它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让消费者在互联网平台上购买一定面积的茶园,然后由专业的种植团队负责种植和管理,最后将产出的茶叶销售给消费者,实现一系列环节的垂直整合。
2. 具体环节:
- 茶园购买:消费者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购买一定面积的茶园,例如一亩或半亩茶园,享有茶园的种植、管理、采摘和加工等权益。
- 种植管理:一亩茶园通常会由专业的种植团队负责种植和管理。他们会根据茶树的生长特点,进行适当的修剪、施肥、浇水等管理工作,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 采摘加工:在茶叶成熟后,专业的采摘团队会进行采摘,然后将采摘的茶叶送到加工厂进行初加工和精加工。这些过程可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 销售渠道:一亩茶园通常会通过多种渠道销售茶叶,例如在线销售、实体店销售、合作伙伴销售等。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自己所拥有的茶叶,也可以通过拼团等活动享受更多的优惠。
五、如何合理运用茶园土地
1. 茶林间作:在一些靠近山区,尤其是山坡地带的茶园,通过茶树与经济型林木混种的方式,改善整个茶园的气候环境特征,增加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单位面积内土地的产出效益。
2. 茶果间作:在现代化茶园种植中,因为茶树是喜阴喜湿喜慢射光的植物,通过种植一些果树,可以利用果树高大的树枝树叶阻挡强光,增加漫射光。同时在很多综合茶叶种植开发过程中,种植果树还可以提高旅游观光产业的效果,实现复合经营。
3. 茶园养鸡:像我们当地的荒野茶园中,有不少农户将家里养的土鸡散养其中。可以在茶树行间觅食,在一定程度上来防治茶树的虫害和杂草,实现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发展。
4. 茶园间作绿肥:通过在茶园中种植豆科植物的方式来改善土壤的有机质状况。因为豆科植物中的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
六、茶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1. 有利于茶园管理机械化:安全与优质的茶叶,成为茶产业的发展方向。有机茶最早出现于1983年的斯里兰卡,个人认为,有机茶最早出现在中国,农耕文化的时代,有机茶生产对带动茶叶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对茶农茶商经济的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有机茶园规划:有机茶生产的首要条件是鲜叶必须来自于经过认证的有机茶园,这个茶园可以是新建,也可以是已有生产茶园来转换。有机茶园生态环境条件中对空气、土壤、水质等方面所作出的具体量化指标。地形地势的要求都需要规划。
3. 道路网设置:为使茶园管理和运输方便,根据整体布局,衡设置主干道和次干道,并互相连接成道路网,缓坡丘陵地可设在岗顶,坡度较大的山地,干道设在坡脚,支道与步道按心形绕山开筑,禁止陡坡茶园开设直上直下的道路,避免水土冲刷。
4. 水利系统设置:园地范业内的沟,采等水利系设置,应与道路网紧密配合,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做到小雨不,出园,中雨、大雨时能蓄能排,有条件的应建立茶园移动式喷灌系统,保证茶树生长具有适宜的水肥条件。
5. 茶园地块划分与规划:茶园地块划分与规划,一般以不超过0.67公顷(10亩)为宜,茶行长度以不超过50米为宜。所以要做到农、林、牧、山、田、路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效益,保证茶叶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叶基地管理手册如何打造高效的茶园管理团队?
2025-06-19 04:09:11园林滴灌,茶园滴灌技术及其效果
2025-07-05 02:32:02茶园管理需要做什么,关于茶园管理的几点建议
2025-05-02 21:15:07永春茶园拾茶叶工:体验茶香人生,追求梦想舞台
2025-04-27 21:28:52万灵杀虫剂在茶园应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2025-06-13 00:57:25